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要闻 > 详情

新学期伊始,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栾宏深入思政课堂听课

编辑:作者:鹿艳     来源:品牌传播部     审核人:李雪莹     发布时间: 2025-02-25     浏览量: 2668 0 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筑牢思政课课堂意识形态主阵地,2月25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栾宏深入思政课教学一线,在东区7号教学楼先后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两位专职教师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中共党史》课程,进一步考察思政课教学质量,掌握教学动态,同时与代课教师面对面交流,提供指导意见与建议。党委组织部部长李雪莹陪同听课。

课堂上,龙叶敏老师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背景、深刻内涵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条理清晰,讲述流畅。她指出,这一过程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生动体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与创新。而薛珊老师则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昂的语调讲述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艰难建立。她通过深入浅出的解析,将这些历史事件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与同学们积极互动,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听课过程中,栾宏认真专注,详细记录了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并仔细观察了同学们的精神风貌和学习状态。从听课整体情况看,两位教师备课充分,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精神饱满,听课认真,互动积极,学习氛围浓郁,展现出了新学期蓬勃的朝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课后,栾宏与代课教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并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与建议。他指出,授课时应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应用,使理论更加贴近实际、易于理解。在PPT制作方面,他强调要注重内容的呈现方式和视觉效果,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同时,他鼓励教师多与学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栾宏还建议在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特别是结合党史中的文化故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认为,通过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文化自信。同时,他强调要深入探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为此,他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融入课程中,以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最后,栾宏强调了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的重要性。他指出,除了考试成绩外,平时上课的表现和参与度也应该成为评价学生成绩的重要参考。他认为,这种全面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直以来,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工作,坚持校领导听思政课制度,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强化“立德树人”的思政课核心功能。开学前夕,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组织相关专职教师参加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体备课会。未来,学校将继续丰富思政课内容,使其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生活。同时,学校还将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手段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深度、理论厚度与亲和力,致力于培育品德兼优、学识深厚、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力量。

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栾宏深入思政课堂听课

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栾宏与授课教师在课间进行深入交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体备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