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文学与传媒学院第三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对话身边党员,汲取前进力量”活动。寒假期间,同学们踊跃参与,深入探寻身边党员的动人故事,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展现青年担当。
今天让我们跟随文学与传媒学院第三党支部成员孙嘉玮同学,走进她身边的优秀党员——王晓海同志。
对话党员先锋,聆听初心回响
王晓海,男,中共党员,1977年生人。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进入部队,后考入军校,对自己不断严格要求,成绩突出,思想端正,在1999年光荣入党。
提问一:请问您是怎样入党的?
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进入部队,后考入军校,我在生活中对自己不断严格要求,工作上成绩突出,思想端正,在1999年光荣入党。
提问二:请问您作为党员有什么事迹与我们分享吗?
作为70,80年代的一员,我从小就受红色电影的深深影响,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参军入伍,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军校后,我被派到青藏高原上保家卫国,在这15年中,我磨炼心智,增强体魄,时刻牢记党的使命与任务,青藏高原上的空气稀薄,环境艰苦,做任务期间我们常常与生命赛跑,面对危险时,同志们都奋不顾身,敢为人先。
提问三:应该如何做一名党员?
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自我剖析中,我们要检查自己的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理解党的决策部署,并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自我研讨中,我们要反思自己在执行纪律方面是否存在疏忽或违规行为,是否始终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党的纪律归正廉洁。
提问四: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
在一次部队宣讲中,我认识到一位和我们一样在艰苦条件下坚守的老同志,他是毛主席的好战士,国家给他安置转业到北京,本来他可以在北京安享晚年,但是他毅然决然地再次加入部队,前往青海,为国家安全再尽一份力。老同志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每当遇到困难时,我都会以此鼓舞自己。
提问五:对大学生党员有什么希望?
00后一代的大学生从小的环境和条件都是在国家政策的呵护下成长,有些会缺乏坚韧的精神,希望你们能够多学习,避免浮躁,壮大共产党的新兴力量。当然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更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建设,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
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通过此次采访,我深受启发。老党员的故事饱含革命热情和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也教会了我们坚持理想,勇于担当,不断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在哪里诞生。和平年代,红岩精神从未从中华儿女的骨血中淡忘!刚柔相济、高洁不染、锲而不舍、乐观豁达的精神,已融进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克服困难、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志士们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已化成红色基因,在强国征程中代代相传。每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每一寸被鲜血浸染过的红色热土,都化作弥足珍贵的英雄力量,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此次采访不仅是一次对红色文化的深刻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和平年代,红色精神从未退场。红岩精神融入血脉,老一辈革命家与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化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每段红色往事、每寸红色热土,都是奋进力量源泉,鞭策青年不忘初心、勇毅奋进。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重任,更应当传承红色文化,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民族大业,以青春奋斗之姿,为民族复兴铺路,为祖国建设添砖。此次采访是红色文化学习之旅,更是心灵洗礼、精神升华的契机,体现了文学与传媒学院第三党支部成员以更饱满热情投入学习工作的决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继续奋斗,让前人之光,照亮青年前行征程,书写属于这一代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