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组织动态 > 详情

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 | 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举办我为同学做实事-------读书分享会

编辑:蒋敏     来源:智慧党建     审核人:蒋敏     发布时间: 2025-04-01     浏览量: 317 0 0

       春风拂面,书香满溢。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里,由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党委组织西区女生公寓2社区学生代表于2025年4月1日在3119教室举办“我为同学做实事”读书分享会。

      此次举办感恩读书分享会,旨在借书中故事和文字让大家理解感恩,这是学生成长的宝贵契机。校园中大家常忽视老师和同学的付出,但分享会能打破这种麻木,希望大家分享读书感悟,领略知识力量,让感恩融入生活,感悟其内涵。

      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学生代表马雨涵分享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出身极端摩门教家庭,17岁前未上学,后自学考取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书中塔拉挣脱原生家庭束缚实现自我救赎,马雨涵从感恩的双重性、大学重塑自我、感恩的本质等方面进行剖析。塔拉对家庭爱恨交织,感恩既有对生命本源的感激,也有对精神暴力的反抗。大学学习使她意识到被剥夺认知自由,进而获得定义自我的话语权,成为创造命运的主体。感恩不是对伤害的妥协,而是珍视光明,塔拉拒绝“驱魔仪式”与部分家人决裂,是对感恩的深刻诠释,她感激过去的自己、教育赋予的视角和疼痛带来的觉醒。

  117e3b93d2b00d42081af6a2305c645f.jpg

     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代表耿欣怡分享《我们仨》,初读该书仿佛推开温馨家庭之门,书中一家三口柴米油盐、读书治学的日常,让她意识到幸福藏于平凡瞬间,应珍视与家人相处时光。面对时代风雨,三人相互扶持守护家庭,体现家庭是面对困难的强大支撑。杨绛先生对丈夫和女儿的深切怀念,更让她懂得珍惜眼前人。她认为《我们仨》是对亲情、爱情与家庭的礼赞,自己读完对家人情感更深,也更懂爱与珍惜,愿融入生活与家人书写温暖篇章。

6b9233f553595d29a612b6c567b5e6ff.jpg

     英文学院学生会代表赵蕊向同学们推荐《有一种幸福叫感恩》,书中父亲乐观、坚韧又充满智慧,在孩子创作遇瓶颈时,通过分享自己种香蕉的难题巧妙类比,给予孩子鼓励引导 。这让分享者感悟到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能让人在挫折中看到希望,发现平凡中的美好,我们常忽略亲人的付出,今后应以这本书为指引,把感恩融入日常,用实际行动传递感激,收获温暖幸福。

b14caa31239635f85adc1d4c24ab5273.jpg

       用声音传递文字的温度,大家一起诵读,生命的壮美,不在于占据花瓶中的C位,而在于能否如野草般,在不确定的风向中保持起舞的勇气。答案或许缺席,但每一刻的感知与行动,本身已是意义的注脚。通过本次诵读环节,大家更加热爱经典文学,在诵读中汲取智慧,在经典中滋养心灵。

      本次“我为同学做实事”读书分享会顺利进行。活动中,同学们围绕经典书籍各抒己见,从书中汲取智慧,在交流里碰撞思想,不仅加深了对书籍的理解,也营造出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未来也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助力大家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