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案例 > 详情

一站式筑梦启航,全方位育英成才

编辑:王钰莹     来源:智慧党建     审核人:王钰莹     发布时间: 2025-04-27     浏览量: 1467 1 0

文学与传媒学院译韵星火“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方法和路径,不断强化“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西译精神,进一步提升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质量,将高校育人力量和资源下沉到学生社区,用最温暖的关爱陪伴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探索打造符合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丰富学生生活的学生社区,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按照“先规范化、再过硬化、后品牌化”的思路,既“造形”,更重“铸魂”,构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826b18f284e01fd06c69e9c89aaefcd3.png

一、组织建设

东十七、十八公寓临时党支部成立于2024年11月,目前共有党员56名,其中正式党员13名,预备党员43名;本社区成员覆盖文学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和教育学院学生,服务学生1260人。本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与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文传院育人理念,打造“1357”工作方法,赋能党建引领功能取得显著成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东十七、十八公寓临时党支部设支委5名,支部书记1名,副书记1名,组织委员1名,宣传委员1名,青年委员1名。

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支部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学校有关“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求,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东十七、十八公寓“一站式”学生社区规章守则》,将党建与思政工作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努力探索打造符合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丰富学生生活的学生社区,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构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站式”学生社区临时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立足学院实情,不断开拓创新,在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一三五七”工作机制,将学生社区“末梢”转变为思想引领、发展指导、生活保障等工作“前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有效打通了高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支部有活力、党员起作用、学生获成长”。

1357模式:

落实“一条主线”:落实立德树人主线,筑牢战斗堡垒

突出“三个结合”:党建工作与学生学业相结合;党建工作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党建工作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相结合。

强化“五个途径”:“党支部+学风建设”;“党支部+创新创业”;“党支部+志愿服务”;“党支部+社会工作”;“党支部+新媒体宣传”。

聚焦“七个有力”:不忘初心,教育党员有力、规范落实,管理党员有力、守纪重规,监督党员有力、横纵联动,组织师生有力、典型示范,宣传师生有力、强化引领,凝聚师生有力、脚踏实地,服务师生有力

e7ecb219ecf8c47c734cce30aaf1427c.png

(一)落实立德树人一条主线,筑牢支部战斗堡垒

立德树人是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切入点,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支部将提高思想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学生在成长进步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座谈研讨,提出解决的具体方案:以党建带团建带班建,团建促党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营造优良校风学风,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努力成才,实现学校德才兼备、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牢固树立服务理念,认真做好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师生全面进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等基础性工作。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上更加自觉和坚定,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坚持贴近师生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建立务实管用、灵活多样的服务载体,帮助解决广大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师生之家,形成师生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党员的常态化帮扶机制,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党支部的荣誉感、信任感、获得感。

(二)突出三个“结合”,助力支部党员前行

1.党建工作与学生学业相结合。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业,支部坚持时刻强调学生主责和主业,端正学生学习工作态度,努力确保实现三个百分百,支部党员百分百均参过校级以上的各类学科竞赛、所有党员百分百均获得过校级以上的奖励、毕业生党员百分之百就业。

2.党建工作与个人发展相结合。支部遵循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培养支部党员在学习实践中塑造自己的人生理想。支部党员有的通过个人不懈努力实现了保家卫国的军旅梦,有的考上自己心仪研究生学校的同学,有的参加三支一扶计划,他们都将继续在自己所热爱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3.党建工作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相结合。支部始终坚持引领大家深入理解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北地区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丝路朗诵大赛等等均有学生获奖。

(三)强化“五个途径”,提升育人成效

党支部+学风建设”,在学风建设中树立标杆。党支部组织开展集体自习,支部设置党员一对一学业朋辈帮扶,安排支部成员与学业困难学生结对,通过错题讲解、自习监督、定期测验等方式开展帮扶,同时,支部通过与其他支部合作,与教师党支部合作,任课教师晚自习进班级进行学业指导,与学生党支部合作,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进教室分享学习经验等方法,努力不让一名同学掉队,营造优良学风班风。

“党支部+创新创业”,在创新创业中锤炼本领。党支部依托学院就业与创新创业中心,成立双创宣讲团,面向支部学生进行宣讲,普及双创知识,讲解双创内涵。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促进全面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贯穿科创实践过程。党支部鼓励支部成员组队参与科创比赛,辅导员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班级同学早接触、多学习、深积累,重点提升优秀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党支部+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奉献自我。党支部成立模范党员先锋实践队,奔赴偏远地区学校开展支教工作,锻炼自我,服务社会。党支部设立志愿服务责任岗位,鼓励支部成员主动参与校内外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在疫情防控、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主动作为,积极奉献。

“党支部+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中发挥特长。党支部鼓励支部成员积极参与学生事务管理,主动担任学生会组织、团支部、班级和学生社团的主要干部,主动发挥作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建立威信,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党支部+新媒体宣传”,在新媒体宣传工作中弘扬优秀文化。充分利用文传院各专业优势,引领支部成员用好手中专业的“笔”、“镜头”和“麦克风”,鼓励党员用心设计并制作一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微党课”作品,引领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四)聚焦“七个有力”,激发组织活力

不忘初心,教育党员有力。党员教育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既要得力、更要得法。支部经过摸索,形成了自有的“三化”模式:即有抓手制度化、有形式规范化、有载体多样化。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以提升支部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质量。利用专业特色支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党建带团建、专题党课、知识竞赛、专家专题讲座等活动不断提升支部成员的政治修养和理论水平。利用自媒体时代的优越条件,充分发挥“互联网+党建”作用,利用“学习强国”,微信、QQ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提升了外界不可抗因素带来的不利,全面提升了支部党员学习积极主动性。

规范落实,管理党员有力。支部严把党员发展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标准为组织挑选优秀的“苗子”。积极引导大家梳理党员身份的标杆作用,坚持把“政治红线”放在评判党员的首位,进一步规范发展程序,全部党员能够自觉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党组织关系应转尽转,不存在口袋党员的情况。

守纪重规,监督党员有力。支部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教育引导支部党员严守校级校规、坚持民主评议党员、落实谈心谈话制度。通过支部党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与提醒监督,坚定了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立场。

横纵联动,组织师生有力。支部能够把握关键时间节点、重要节日、重大事件契机,扎实做好思想引领,开展丰富的党史党情教育,协调组织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典型示范,宣传师生有力。本支部每学年按照党委的部署安排制定本支部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以理论学习、理论测试、知识竞赛、榜样力量、实践学习多种形式进行,做到学年有计划、月月有安排、 次次有主题。利用“主题党日”和“固定学习日”,坚持理论学习与学校各项中心工作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党建工作促进学生工作、学生工作丰富党建内容的深度融合。同时,每次学习过程也会组织党员自学和分组讨论,结合学习、工作实际,不断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

强化引领,凝聚师生有力。支部重视活动的开展,依托各种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巩固党在青年群体中的群众基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蓄力量。

脚踏实地,服务师生有力。加大支部成员关爱力度,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掌握每名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通过精神激励、典型引导、思想疏导、生活帮助和亲情关爱等方式,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把“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走实。党员进宿舍、入生活、帮助学业预警学生、关注心理问题学生,面对面沟通,心贴心服务帮有需要的同学走出困境,顺利完成学业。

一站式学生社区临时党支部将继续作为党的坚强战斗堡垒,不仅要在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持续发力,更要成为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成就青年的重要平台。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组织建设、思想引领、服务创新的活动,将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学生社区的最前沿,让党的声音在青年群体中更加响亮。文学与传媒学院东十七、十八公寓临时党支部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仅致力于打造一个功能完备、环境优雅的学习生活空间,更要将其塑造成一个充满活力、促进成长、激发潜能的育人摇篮。努力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学生“家”门口的“居委会”、健康生活的“幸福驿站”,成为学生思政教育的“播种机”、专业学习的“加油站”、职场发展的“风向标”、反映意愿的“直通车”,发现问题的“预警器”。 

  本支部将进一步完善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治理创新机制,健全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不断推动党建引领更加有力、队伍入驻更加有序、学生参与更加有为、文化建设更加繁荣、数字赋能更加高效、条件保障更加到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我们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创新,一站式学生社区临时党支部将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新时代青年学生心灵的灯塔,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激励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上,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共同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壮丽篇章。

1295f178867fa6cf61caea957755936d.png

91d4c975c29740fa4b23fd179b79a1d0.png

55ad6beb1f9eccb6258c97e6556fc665.png

856a9ab2bb2e45bfe7e258dc1133ed98.png

5a3c640c4d01b81b68923253a6b8a40d.png

30154df8152218bf554d35eeb5124404.png

2ff962a61c917d2c238c268d3103a94a.png

d961779ac03bc6a63ad4464de12e359f.png